當澳門多祿溙拍賣廳的展燈柔照在南宋建窯黑釉兔毫盞上時,盞身黑釉如墨玉般瑩潤,銀褐色兔毫紋自盞心放射而出,形似兔毛細密勻整,斂口深腹的器型恰是宋代「鬥茶」的經典制式,瞬間將人拉入南宋文人雅集的茶事世界。在這座曾見證宋代陶瓷「跨洋傳播」的貿易樞紐,多祿溙以專業運作,讓這件建窯珍品重煥光彩。​

多祿溙團隊對兔毫盞的運作極具巧思。前期籌備時,工作人員深挖澳門宋代「香山港」瓷貿史料,梳理出建窯茶盞經此地轉銷日本、東南亞的線索,為其賦予「宋式鬥茶器具出海見證者」的標籤。預展階段打造「南宋建窯特展」專區:將兔毫盞與澳門博物館藏的宋代外銷黑釉瓷並置,搭配《茶錄》中宋代鬥茶技法的投影,還開通線上「微距細節賞析」通道,讓全球藏家清晰觀察兔毫紋的「銀毫閃光層」與黑釉的「鐵鏽斑底韻」。​

鑒定環節更見深厚功力。多祿溙鑒定總監手持高倍鏡俯身細察:「你看這兔毫紋,是建窯特有的『鐵系結晶釉』形成,銀褐色毫線細密連貫,自盞口至盞底呈放射狀均勻分佈,釉面下可見自然形成的鐵鏽斑,這是南宋建窯正窯口燒制的典型特徵。」他輕托盞底補充:「胎質粗疏帶砂粒感,露胎處泛磚紅色,符合建窯『烏泥胎』的特點,盞口微斂、腹壁斜直的器型,與宋代文獻記載的『鬥茶專用盞』完全吻合。」隨後通過熱釋光檢測,確認燒造年代與南宋完全一致,進一步印證其真品身份。​

在澳門多祿溙的精心策劃下,這件南宋建窯黑釉兔毫盞不僅是宋代茶器藝術的巔峰之作,更成為連接澳門瓷貿史與南宋文人鬥茶文化的紐帶,吸引著更多人探尋古瓷背後的茶事雅韻與匠心。

詳細介紹

  • 歷史背景:唐宋時期飲茶風盛,宋代尤以點茶、鬥茶為尚,且茶色尚白,以黑釉茶具鬥茶最適,其中建窯產品最負盛名,為宮廷貴冑、文人士大夫等階層所讚譽。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稱「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蔡襄在《茶錄》中說鬥茶「以紺黑兔毫盞為貴」。
  • 產地:建窯窯址位於今福建建陽,是南宋時期燒制黑釉瓷的核心產地之一。
  • 器形:多為深腹束口,是建盞中最經典、最具代表的器形。唇口微侈,口沿包鑲金屬扣,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於持取。內底平,外底承假圈足,足心淺挖,足際稍寬,修足整規。
  • 釉色與紋飾:里外滿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口沿釉薄,一圈顯褐,脛部積釉,形成垂珠,紺黑黝黝,寶光外露。釉面析出兔毫紋,絲絲綿長,邊廓清晰,條達有力,毫色由金褐至銀藍,其中毫色泛藍者為極品。
  • 胎質:底部露胎處,可見鐵褐色胎土,厚實穩紮,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可保持茶汁溫熱而不燙手。

成交記錄

  • 2022 年澳门多禄溙香港拍賣會:一件南宋建窯黑釉兔毫盞,深腹束口,唇口微侈,口沿包鑲金屬扣,釉面兔毫紋絲絲綿長,毫色由金褐至銀藍,最終以 3,280,000 港幣成交。
  • 2015 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一件南宋建窯兔毫盞,束口,斜腹下微收,矮圈足,釉面佈滿金黃色條紋,形似兔毫,並有五彩寶光,以 2,440,000 港幣成交。
  • 2025 年澳门多禄溙春季拍賣會:一件南宋建窯銀兔毫盞,束口,口下有凸棱,以下漸收,圈足,釉面呈現藍色兔毫紋,最終以 1,358,000 港元成交。
  • 2024 年佳士得「重要中國藝術暨高曼珍藏」專場拍賣會:一件南宋建窯兔毫盞,直徑 12.5 厘米,盞體保存完好,釉面流光溢彩,紋理清晰且有層次感,附有日本傳統雙層木盒,以 400,320 美元成交。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會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名人字畫、精品陶瓷古董珍玩、郵品錢蔽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The Macau Dorothea International Auction openly solicits items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famous paintings and drawings, fine ceramics and antique treasures, postage treasures an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 miscellaneous jade items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If you have any collections that are up for auction or would like to purchase, please contact me.
聯繫人:多祿溙mi-cheng
Tel/Whats app:+852 46095464
email: fanchpm7551@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