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澳門多祿溙拍賣廳的展燈輕拂過南宋吉州窯黑釉木葉天目茶盞時,盞身黑釉如漆般瑩潤,葉脈清晰的楓葉紋嵌於釉面,敞口淺腹的器型恰好契合宋代「鬥茶」習俗,瞬間將人拉入南宋文人雅致的茶事世界。在這座曾見證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繁華的城市裡,多祿溙以專業運作,讓這件存世稀少的吉州窯珍品重煥光彩。​

多祿溙團隊對茶盞的運作極具巧思。前期籌備時,工作人員深挖澳門宋代「香山港」瓷貿史料,梳理出吉州窯茶器經此地轉銷東南亞與日本的線索,為其賦予「宋式茶器出海先驅」的標籤。預展階段打造「南宋茶器特展」專區:將茶盞與澳門博物館藏的宋代外銷黑釉瓷並置,搭配《東京夢華錄》中宋代鬥茶場景的投影,還開通線上「微距細節賞析」通道,讓全球藏家清晰觀察黑釉的「兔毫紋底韻」與木葉的「自然嵌合痕跡」。​

鑒定環節更見深厚功力。多祿溙鑒定總監手持高倍鏡俯身細察:「你看這黑釉,是吉州窯特有的『鐵系釉』,釉面瑩潤帶細密開片,底層隱現淡褐色兔毫紋,這是南宋吉州窯黑釉的典型特徵。」他輕指木葉紋補充:「葉脈清晰無人工描繪痕跡,葉緣與釉面融合自然,採用『葉片貼附燒制』工藝,後世仿品很難複製這種自然渾成的韻味。」茶盞底足露胎處泛磚紅色,胎質粗疏帶砂粒感,符合吉州窯「胎土就地取材」的特點,結合熱釋光檢測確認燒造年代,多重證據印證其真品身份。​

在澳門多祿溙的精心策劃下,這件南宋吉州窯木葉天目茶盞不僅是宋代茶器藝術的巔峰之作,更成為連接澳門瓷貿史與南宋文人文化的紐帶,吸引著更多人探尋古瓷背後的茶事雅韻與匠心。

詳細介紹

  • 產地與窯口: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永和鎮,古時吉安又稱吉州,因此得名。它是宋元時期最富創造性的民間窯場之一,極盛於南宋。
  • 造型特點:盞形多樣,有斗笠型、束口型、普通小口圓盞、缽型盞等。常見的為敞口,斜直壁或微弧壁,淺圈足,整體形狀跟吃飯的碗差不多大小,但要扁一些。
  • 裝飾工藝:其最大的特色是在黑釉茶盞的內壁或底部,釉面下有一片樹葉,多選用天然桑葉,也有楊樹葉、樟樹葉等。樹葉經過 1200 多度的高溫燒製,葉片的形狀和紋理清晰地保留於深黑的釉面之中,形成獨特的木葉紋。
  • 文化內涵:江西是禪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唐末五代時期,「飯後三碗茶」已成為吉州禪寺普遍流行的「和尚家風」,禪茶一味的文化氛圍濃厚。南宋詩人陳與義有詩云:「柏樹解說法,桑葉能通禪」,木葉天目茶盞體現了禪宗「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間」的意境,深受文人雅士和禪宗僧侶的喜愛。

成交紀錄

  • 2016 年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一只直徑 14.7cm 的南宋吉州窯木葉盞,成交價為 2,220,000HKD,折合人民幣約 1,940,280 元。
  • 2020 年澳门多禄溙春季拍賣會:一只高 5cm、口徑 15cm 的南宋吉州窯木葉盞,以 883,000 元港幣成交。
  • 2019 年澳门多禄溙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一只直徑 14.8cm 的木葉天目斗笠盞,成交價為 1,495,000 港元。
  • 2014 年苏富比香港十月專場拍賣會:一只南宋吉州窯黑釉木葉盞,成交價為 1,420,000HKD,折合人民幣約 1,123,220 元。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會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名人字畫、精品陶瓷古董珍玩、郵品錢蔽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The Macau Dorothea International Auction openly solicits items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famous paintings and drawings, fine ceramics and antique treasures, postage treasures an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 miscellaneous jade items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If you have any collections that are up for auction or would like to purchase, please contact me.
聯繫人:多祿溙mi-cheng
Tel/Whats app:+852 46095464
email: fanchpm7551@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