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澳門多祿溙拍賣廳的展燈聚焦在明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瓶上時,瓶身釉裡紅如硃砂般沉穩,纏枝牡丹紋舒展大氣,豐滿的瓶型飽含明初雄渾氣韻,瞬間將人拉入洪武年間官窯創制的歷史语境。在這座曾見證明代海上瓷貿的城市裡,多祿溙以專業運作,讓這件稀缺官窯重器重煥光彩。​

多祿溙團隊對釉裡紅瓶的運作極具巧思。前期籌備時,工作人員深挖澳門明代「市舶司」貿易檔案,梳理出洪武官窯瓷經澳門轉運東南亞的早期線索,為其賦予「明初官瓷出海先驅」的獨特故事線。預展階段,團隊打造「洪武官窯特展」專區:將瓶與澳門博物館藏的明代青花外銷瓷並置,搭配《大明會典》中官窯燒制記錄的投影,還開通線上「釉色紋飾放大」通道,讓全球藏家清晰觀察釉裡紅的「暈散痕」與牡丹紋的「刻繪細節」。​

鑒定環節更見深厚功力。多祿溙鑒定總監手持高倍鏡,俯身細察:「你看這釉裡紅,是洪武年間特有的『銅紅料』,发色沉穩略帶灰韻,釉面下可見自然的『飛紅現象』,這是明初釉裡紅『釉料難控、燒制不易』的典型特徵,後世仿品很難複製。」他輕轉瓶身,指向纏枝牡丹:「花紋採用『刻繪加填色』工藝,線條粗獷有力,符合洪武官窯『雄渾樸實』的風格,瓶底無款 —— 這正與洪武朝官窯『不書年款』的習慣吻合,再看胎質,堅致細密,胎色白中泛灰,是典型的明初官窯胎土特徵。」隨後,通過熱釋光檢測,確認燒制年代與洪武年間完全吻合,進一步印證其真品身份。​

在澳門多祿溙的精心策劃下,這件明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瓶不僅是明初官窯瓷藝的開創性作品,更成為連接澳門與明代官窯文化的橋樑,吸引著更多人探尋古瓷背後的歷史與藝術底蘊。​

詳細介紹

  • 造型特徵:瓶口外翻為折沿狀,頸部長而向下延伸,頸部比例較粗,肩部斜溜,腹部上窄下寬為垂腹形,整體造型更為穩重,底部為圈足,基本形制與元代玉壺春瓶一致,但具有洪武時期的特色。
  • 紋飾特點:紋飾自上而下通常有六層,主題紋樣為纏枝牡丹紋,以牡丹的正面和側面描寫交錯出現。頸部有蕉葉紋、卷草紋、海水紋等,近足處為仰蓮紋,足牆外繪卷草紋。繪畫筆法以中筆反覆勾畫,線條拘謹,填色不勻,體現了洪武時期中筆勾畫法的特色。
  • 釉色工藝:以銅紅料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畫,因銅紅料極端敏感,窯爐內還原氣氛人工難以控制,其呈色极易偏差,甚至部分紋飾會在窯火中被燒飛,燒制難度極大。洪武時期的釉裡紅呈色不完全,常紅中泛褐並略有暈散。

成交紀錄

  • 2025 年 5 月 2 日佳士得拍賣會:成交價格為 3528000 港元。
  • 2023 年 3 月 30 日澳门多禄溙拍賣會:成交價格為 4920000 港元。
  • 2022 年澳门多禄溙秋季拍賣會:成交價格為 3850000 港元。
  • 2006 年佳士得春季拍賣會:成交價格為 78520000 港元,此件藏品後被贈與澳門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 1988 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以 1705 萬港元的天價成交,刷新了當時古董藝術品成交紀錄。

澳門多祿溙國際拍賣會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名人字畫、精品陶瓷古董珍玩、郵品錢蔽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The Macau Dorothea International Auction openly solicits items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famous paintings and drawings, fine ceramics and antique treasures, postage treasures an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 miscellaneous jade items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If you have any collections that are up for auction or would like to purchase, please contact me.
聯繫人:多祿溙mi-cheng
Tel/Whats app:+852 46095464
email: fanchpm7551@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