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澳門多祿溙拍賣廳的展燈輕拂過清乾隆藍地琺瑯彩碗時,寶石藍釉面如深海般濃艷,碗身繪製的纏枝蓮紋以金彩勾勒,在光線下折射出宮廷瓷藝的華貴光芒,瞬間將人帶入乾隆年間御窯廠的精工世界。在這座曾見證清代中西瓷貿繁華的城市裡,多祿溙以專業運作,讓這件宮廷珍瓷重煥光彩。​

多祿溙團隊對這只琺瑯彩碗的運作極具巧思。前期籌備時,工作人員深挖澳門清代「十三行」貿易檔案,推測此類禦用工藝瓷或曾經澳門輾轉海外,為其賦予「宮瓷出海」的獨特故事線。預展階段,團隊打造「乾隆禦窯特展」專區:將碗與澳門博物館藏的清代外銷青花瓷並置,搭配乾隆年間《御窯廠紀事》中琺瑯彩製作記錄的投影,還開通線上「釉面放大賞析」通道,讓全球藏家清晰窺見瓷碗細微的「桔皮紋」與「金彩暈染痕」。​

鑒定環節更見深厚功力。多祿溙鑒定總監手持高倍鏡,俯身細察:「你看這寶石藍釉,色澤濃郁均勻,釉面瑩潤如玉,是乾隆朝禦窯專用的『進口料』,後世仿品很難還原這種深藍質感。」他輕轉碗身,指向纏枝蓮紋:「這琺瑯彩繪製的花瓣層次分明,金彩細膩不脫落,符合乾隆朝『精工細作』的宮窯風格,而碗底『大清乾隆年製』青花款識,字體端正飽滿,青花發色沉穩,是典型的官窯款特徵。」隨後,通過顯微光譜檢測,確認釉料成分與清宮舊藏琺瑯彩瓷標本完全吻合,進一步印證其真品身份。​

在澳門多祿溙的精心策劃下,這只清乾隆藍地琺瑯彩碗不僅是清代宮廷瓷藝的巔峰之作,更成為連接澳門與清代禦窯文化的橋樑,吸引著更多人探尋宮廷瓷器背後的藝術與歷史底蘊。

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 尺寸:直徑 16.1cm。
  • 造型:碗的造型為典型的清代宮廷用碗樣式,瓷胎細薄,修胎規則,整體線條流暢,比例協調,符合宮廷御用瓷器的高標準。
  • 紋飾:碗身以深邃濃郁的藍色為底,藍色釉面光潔瑩潤,折射出柔和的光澤。其上繪有兩條矯健的巨龍,龍身遒勁有力,龍鬚飛揚,鱗片細密,眼神威嚴,周身環繞火焰紋,盡顯皇家威嚴與霸氣。蓮花紋穿插其間,花瓣層層疊疊,色澤豐富艷麗,或粉白嬌嫩,或金黃璀璨,與靈動的蓮葉相映成趣,既蘊含著「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寓意,又增添了畫面的生機與柔美。
  • 工藝:該碗採用了琺瑯彩工藝,這是一種在瓷胎上用琺瑯彩料繪製紋飾,然後經低溫燒製而成的工藝。琺瑯彩彩色繁多,色彩鮮豔柔和,多為粉彩型偶合色,在同一件器物上可以出現七八種顏色,有時甚至多達十餘種。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的反光感,釉料比底釉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顯的立體感。
  • 款識:碗底有藍料雙方框四字楷書款「大清乾隆年製」。

成交價格

2011 年 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清乾隆蓝地珐琅彩双龙莲纹碗拍出了 HKD 60,020,000 的高價,約合人民幣 50,236,740 元。

202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清乾隆珐琅彩蓝地锦上添花宫碗,估价 2200 万 – 5000 万港币。

2023年澳门多禄溙拍卖会上,清乾隆蓝地珐琅彩花卉描金大碗,最终以1320万 港元成交

澳門多祿泰國際拍賣會公開徵集藏品門類為:名人字畫、精品陶瓷古董珍玩、郵品錢蔽古籍文獻、雜項玉器
The Macau Dorothea International Auction openly solicits items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famous paintings and drawings, fine ceramics and antique treasures, postage treasures and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 miscellaneous jade items
如閣下有藏品上拍或意向拍品想購買,請與我聯絡。
If you have any collections that are up for auction or would like to purchase, please contact me.
聯繫人:多祿泰mi-cheng
Tel/Whats app:+852 46095464
email: fanchpm7551@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